豚鼠紅細胞的制備過程
紅細胞生成除要求骨髓造血功能正常之外,還要有足夠的造血原料。
制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為蛋白質和二價鐵,也要有適量的維生素B12、葉酸等輔助物質,促進紅細胞發育成熟。此外,紅細胞生成還需要維生素B6、B2、C、E以及微量元素銅、錳、鈷、鋅等。
蛋白質: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,由珠蛋白結合血紅素而成。合成珠蛋白時所需的氨基酸都來源于食物蛋白質。
產品信息:
品名:豚鼠紅細胞 (濃度可定制)
保存條件:2-8 ℃
保質期:一個月
規格:100ml(可制定其他規格)
用途:用于紅細胞間接凝集試驗、補體結合試驗、T淋巴細胞E花環試驗、制作致敏細胞、免疫注射抗體、制作血平板等試驗。
鐵: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血紅素,其中吡咯核需要二價鐵(Fe2+)。正常人體血液中的二價鐵,只有小部分來自食物,而大部分約有95%則來自血紅蛋白分解后二價鐵的再利用。醫學上,來自食物的二價鐵,叫做“外源性鐵";來自體內血紅蛋白分解后的二價鐵,叫做“內源性鐵"。超過造血需要的鐵,通常與運鐵蛋白(一種β球蛋白)結合成為鐵蛋白,鐵蛋白儲存于肝、脾、骨髓和小腸粘膜的上皮細胞中。由于血漿中運鐵蛋白能迅速運走鐵,故血漿中鐵含量很低。
紅細胞的細胞結構:
人類紅細胞由于有特殊的運輸O2功能,沒有細胞核,其細胞內細胞器在分化中都退化了,無任何細胞器,即無線粒體和核糖體等。這種結構特點可使紅細胞自身的代謝率大大降低,利于相關氣體運輸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一般沒有細胞核,壽命較短,且沒有DNA,不具有各種基因。人成熟的紅細胞中由于沒有各種細胞器,生物膜除了細胞膜外,沒有其它的生物膜(如線粒體膜、內質網膜、高爾基體膜等)。正因為如此血影實驗中往往用血細胞作為實驗材料。‘
注意: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紅細胞都沒有細胞核,只是人和哺乳類成熟紅細胞是無核的, 也無細胞器,只有細胞膜和除細胞器之外的細胞質。常用于研究細胞膜的材料。而鳥類、兩棲類、魚類的紅細胞都是有核的,和正常的細胞結構一樣,常用于生物學實驗中的DNA粗提取與鑒定。教材中無絲分裂以蛙的紅細胞為例,無絲分裂中具有染色體復制(沒有染色體形態變化),可知蛙紅細胞中也具有細胞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