磷鎢酸負染色液使用說明!
負染色又稱陰性染色,是由Hall發現的相對于普通染色(即正染色)而言的染色技術。其原理在于利用重金屬鹽包繞低電子密度的樣品,增強樣本四周的電子密度,造成細微結構之間的"質量-厚度”差異,增強散射吸收反差,使樣品在黑暗的背景上呈現明亮的結構。負染色液有磷鎢酸、鉬酸銨、印度墨汁等,其中常用的是1~3%磷鎢酸。
磷鎢酸負染色液(3%)適用于顯示大分子、細菌、病毒、原生動物、噬菌體、細胞器、核酸大分子、蛋白質晶體及其他大分子材料等。染色后的樣品圖像呈現透明的亮光,而背景圖像呈黑色。
信帆生物在原有的基礎上,針對不同客戶的多種要求,推出了符合大多數實驗的新品種:
磷鎢酸負染色液(2%)
磷鎢酸負染色液(3%)
磷鎢酸負染色液(5%)
負染色法(Negative stain)是一種染色方法,常用于不透光液體標本的鏡檢。由于其染色處理過程并非針對菌體本身,故又稱“襯托染色法”、“間接染色法”。在負染色法中,標本不需要熱固定,細胞不會因為化學藥物的影響而變形,對于不易染色的細菌或病毒也能觀察
原理:
負染色法需要使用酸性染料來染色,如伊紅或苯胺黑。因為細菌體表面帶負電,而酸性染料的色原也帶負電,所以色原只能將背景染色,才能使沒有染色的細胞很容易的被觀察到。一些染色劑,鐵氰化鋨,化學活性非常強。作為強氧化劑,它們主要與交鍵類脂和不飽和碳碳鍵反應,從而改變樣本組織的生物膜特性并將其染色。
使用負染色法可以看到普通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清的結構。該方法主要用于觀察病毒、細菌、細菌鞭毛、生物膜等結構,這些結構的電子散射能力均較低。
磷鎢酸負染色液使用說明!